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各美其美”,重庆市巴蜀小学集团化办学进入新篇章

时间:2019/12/19  点击:653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家源)在中国教育学会第32次学术年会上,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的重庆市巴蜀小学详细介绍了“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简称“学科+”)教学成果的内涵、研究历程以及学校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探索经验。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党委书记马宏分享“学科+”成果内涵和推广

重庆市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带领巴蜀小学教育集团龙头校与各成员校负责人,通过案例分享了“巴蜀小学1+1+N”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巴蜀小学在集团化办学实践探索中,尊重各校校园文化而不是复制,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2017年起,巴蜀小学教育集团严格落实重庆市渝中区教委的整体部署,积极发挥龙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彼此牵手为定位,遵循“文化互助,选点突破”的帮扶模式,“共治、共建、共享、共赢”,助推成员学校内涵发展,推进集团化办学进程。

互动沙龙环节就巴蜀“学科+”教学成果的内涵价值、渝中及巴蜀集团化办学的策略和路径、学校生长的文化意义、巴蜀样本价值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中英提炼了巴蜀小学在“教育是‘做’的哲学”背后的“7种巴蜀精神”,即教育、实践、科学、民主、创新、担当和坚持精神,认为巴蜀小学正是用这7种精神研究教育、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质常态地落实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认为,巴蜀小学围绕“做”来深耕发展,他围绕做得“久”“实”“深”“新”,肯定了巴蜀小学抓住学校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环节,把教育理念落实在实践层面。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12/19

上一篇:第四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举行
下一篇:85支大学生团队比拼能源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