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内容摘要:基于传统学科衡量标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在学科创建初期的“学科化”探索中借鉴和运用普通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取得了职业教育学科的外部建制和内部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泛学科化;再学科化;整合
作者简介:
原题:从“泛学科化”到“再学科化”
作者简介:张栋科,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闫广芬,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天津 300072;杨如安,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重庆 400047
内容提要:基于传统学科衡量标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在学科创建初期的“学科化”探索中借鉴和运用普通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取得了职业教育学科的外部建制和内部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研究呈现出从学科理论构建到问题领域研究的“泛学科化”倾向,并由此呈现出“学术繁荣”与“研究失范”并存的发展现状。伴随学科形态由传统学科向现代学科演化,作为现代学科的职业教育学应坚定学科研究取向,通过学科立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整合”,进而追求学科价值独立性、厘定学科研究问题域、确立跨学科研究方法,从而通过职业教育研究的“再学科化”实现其现代学科建构,以期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水平,增强对职业教育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关 键 词:职业教育研究 泛学科化 再学科化 整合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ZD043)的阶段性成果。
1983年,职业技术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被列入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正式取得了学科建制。学科创建伊始,职业教育研究者主要着眼于借鉴和运用普通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传统学科标准下创设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至国家战略并得到强力推进,在一系列示范工程、建设规划、行动计划等出台之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领域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职业教育的学科理论研究却显得较为冷清,职业教育研究呈现出较为
本文发表于前卫明显的“泛学科化”倾向。在“泛学科化”研究倾向的背后,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学科立场缺失、研究对象泛化、研究范式混杂等“失范”现象。
因此,在学科形态由传统学科向现代学科演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跳出“传统学科”的框架桎梏,通过基于“现代学科”视角下的“整合”过程,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研究与问题领域研究互为支撑与融合发展,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研究的“再学科化”,是当前提升职业教育学研究水平和提高专业人员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学术界必须担负的学术使命和学科责任。
一、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学科化”的历史进程
(一)职业教育研究“学科化”的内涵
学科的含义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科学”中的学术分类,意指科学研究领域的分支;二是“教学”中的教授科目,意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分类。因此,学科建设既关乎研究领域的成熟与否,又与其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密切相关。学科是人为的对知识的划分,是知识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按照其分化与演化的逻辑而进行的分类,这种学科分类标准逐渐演化为学科的判断标准,并成为一门学科能否独立的标志。在传统学科视角下,学科的判断标准包括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特有“学术领地”,独特的研究方法是学科独有的“认知方式”;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指从概念到理论的逻辑严密的“线性”知识体系。
“学科化”就是按照学科的判断标准进行学科建设、取得学科建制,进而实现学科独立的过程。“学科是观念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结合体,是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的统一体”,“内部建制是学科的核心,是学科生命力的根源;外部建制是内部建制的外在社会延伸和形式,更是促进学科内在建制成熟的条件”。[1]因此,“学科化”的过程包括取得学科内部建制和外部建制两部分。学科内部建制的确立过程,即构建学科范式的过程,包括形成公认且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和理论体系等。学科外部建制的确立过程,即形成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包括成立社会组织、建立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出版学术刊物等。在传统学科视角下,职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化”是在坚持职业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学术信念下,以构建系统的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为目标、任务和使命,通过确立学科的内部建制与外部建制,进而实现职业教育学科的独立,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化”既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使然。首先,学科是所有科学研究深化与升华的必然结果,而职业教育学科的构建也必然是职业教育研究深化与升华的最终体现。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才催生了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学科的诞生。其次,按照我国现行的专业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获得学术“公民权”的前提是取得学科建制、构建学科体系一个研究领域,并进入国家的学科目录,进而才能够得到专业审批,进行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课题申报。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唯有走学科建制之路,才能够合法性地存在和发展,这也是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2/10 1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