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内容摘要:解决老龄化问题一个战略性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关键词:老年教育;政策价值;文本分析
作者简介:
原题:老年教育政策价值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审视
作者简介:傅蕾,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吴思孝,温州城市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程仙平,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0 傅蕾(1987- ),女,安徽巢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上海开放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吴思孝(1975- ),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城市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程仙平(1981- ),男,安徽安庆人,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老年教育、教育政策研究。
内容提要:解决老龄化问题一个战略性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对现有的老年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以人为本、教育平等、选择多样性的价值蕴含,同时存在老龄发展观的陈旧、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选择多样性的有限等价值缺憾。今后应制定细化政策、强调赋权增能、关注内生需求,推动老年教育政策价值深化、促进老年教育回归本真,实现终身教育理念全面彰显。
关 键 词:老年教育 政策价值 文本分析
标题注释:海开放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成人教育学”(ZDXK1603)。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4-0048-06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按照国际惯例,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1]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于1999年正式迈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2]据预测,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1.3%,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7%,届时将成为全球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3]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个战略性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就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4]。老年教育是指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5]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老年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发展老年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研究、实践操作,还需要政策引导。1994年,我国10部委联合制定了第一部老年教育专门政策,即《中国老龄工作发展纲要(1994-2000)》。此后20余年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组部、全国老龄委、国务院办公厅、全国老龄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先后颁布了“1+11”部政策文件,即1部涉及老年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1部相关政策文本:《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文化部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工作的意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在目前所出台的有关老年教育政策中,背后透射着什么?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深化其价值?本文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一、铺成:老年教育政策价值之基
(一)教育政策价值的内涵
政策指的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任务和目标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包括一系列计划、法律、规章、条例等。
本文发表于前卫。[6]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协调教育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7]由于教育政策面对的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或者自然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因此,教育政策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
关于教育政策价值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有从受教育群体的角度提出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应包括“以人为本”“教育平等”“效益优化”“可选择性”“多样性”等;[8]有从政府行为角度提出“公共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三种政策价值取向;[9]有从社会宏观角度提出教育政策价值具有“教育自身发展的取向”“政治的取向”“经济的取向”[10]。还有学者通过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认为教育政策价值从服务经济、偏重社会需求转向服务人本、促进全面发展。
(二)老年教育政策的研究实践
概括而言,可以将老年教育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酝酿期(1994-2000年),这一阶段没有专门关于老年教育的政策文件,只是在相关老龄事业发展文件中提及老年教育,还并没有对老年教育的形式、内容、体制等做具体规定。二是起步期(2001-2015年),这一阶段的老年教育政策较先前有了更深入和具体的阐述,并且开始有关老年教育的专门政策已经产生。三是发展期(2016年以后)不仅有了老年教育的专题规划,并且对老年教育工作的内容、机制、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
关于老年教育政策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比较研究领域。认为西方国家老年教育政策积极倡导法制化、重视其受教育权利与职业发展、制定经费补助与学费减免措施。[11]日本的老年教育政策以社会参与、福利社会和终身教育为取向,并且顺应时势进行修订。[12]美国的老年教育政策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提倡学习内容生活化,实施机构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并且包含完备的师资培养制度。[13]德国的老年教育政策鼓励非正式学习形式,主张代际间和跨文化间的老年教育。[14]对于我国老年教育政策研究,认为目前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管理机构过于统一,开展形式相对单一。[15]另有对台湾、深圳、上海、福建等地的老年教育政策进行专题分析,认为目前政策的终身教育理念体现不够、内容缺乏操作性、财政投入不够等问题。但是对于老年教育政策价值的探索,鲜有学者涉足。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2/11 9: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