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内容摘要:反思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应继续将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配套法律法规、依法治教,深化并落实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宋乃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导,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罗士琰、王晓杰,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重庆 400715)。
内容提要: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模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却颇有争议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义务教育中的体现,是指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子,其内涵包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协同一致、合力攻坚,实事求是、渐进变革,并呈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兼具、特殊性与普遍性并行、稳定性与发展性共存的特征。回顾40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国义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用25年时间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壮举,义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正逐步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反思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应继续将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配套法律法规、依法治教,深化并落实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关 键 词:改革开放40年 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国模式
标题注释: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与验证研究”(16ZDA22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项目“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11JBGP018)、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资助(2018-06-002-BZPK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7095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8)09-0025-06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8.09.004
一、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的内涵
本文认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义务教育中的体现,是指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子。可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分级管理
中央政府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是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的重要特色。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统筹规划、县级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政府的责任分担贯穿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始终。我国义务教育“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是在发展变化中逐步形成的: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以法律的形式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规定,实现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从“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转变,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大规模的义务教育变革。
(二)协同一致,合力攻坚
我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在义务教育上就是集中各方力量发展义务教育,即凝聚主要力量,协同一致、合力攻坚。
本文发表于前卫。
(三)实事求是,渐进变革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义务教育发展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差异较大,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实际国情出发,我国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①如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明确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依据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成三类地区,分别做出相应要求、部署,这一工作思路促使三类地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推进了“普九”的实现。可以说,中国义务教育领域里的重大举措都是先试点、再推广,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这种实事求是、渐进变革的策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少走弯路的重要保障。
二、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兼具
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的凝练需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历史性是指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模式的概括和凝练是基于40年来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不能脱离这个史实。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义务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这些改革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完善,并未彻底否定原有的基础;成就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基于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前期的积累。时代性则是指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兼具时代使命和时代特征。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是“有学上”;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日益迫切,关注的重点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这说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重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调适,提炼出的模式的内容及特征也应随着关注重点的转变而变化。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3/8 12: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