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庄西真:新时代,新挑战,新职教

时间:2019/2/14 9:37:39  点击:789


       

内容摘要:新时代、新挑战呼唤着职业教育新发展,这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作用,需要职业学校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需要社会重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

关键词:新时代;实体经济;技能人才;青年技工;新职教

作者简介:

  原题:新时代,新挑战,新职教

  作者简介:庄西真(1967- ),男,山东莒南人,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江苏 常州 213001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急需转变的发展方式、目标可期的时间节点是新时代的新特征。新时代给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带来新挑战,低技能人才多,高技能人才少;大龄技术工人多,青年技术工人少;技术工人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兴产业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等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新挑战呼唤着职业教育新发展,这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作用,需要职业学校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需要社会重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

  关 键 词:新时代 实体经济 技能人才 青年技工 新职教

  标题注释: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BJA170088,项目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5-0005-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工人队伍的支撑,这对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年龄结构、技能复杂性、技能稀缺性等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内外部系统综合改革。

  一、新时代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经济建设仍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一)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支撑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仅仅依靠虚拟经济,将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第三次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机遇,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与成本优势等,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自此,实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到如今实现超越,取得非凡的成就。就GDP而言,1978年,我国人均GDP水平不到世界人均GDP水平的13%,而如今,我国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以上。而且,我国人均GDP在从250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仅有9年(从2007年到2016年)。相比之下,第一批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分别用了105年、73年、70年、70年,第二批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分别用了30年、17年、18年。

本文发表于前卫

。从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1978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为60%,属于贫穷级别,及至2016年,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0.1%,虽然仍然属于相对富裕级别,但距离上升到富足级别仅仅相差0.1个百分点。此外,就收入水平而言,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实现了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急需转变的发展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逐渐消失,突出表现在人口红利减少、汇率升值、出口环境恶化、高成本与物价上涨、环保约束等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是以规模发展为理念的,所依赖的主要是低廉的劳动力、充足的资源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等。与自主技术创新相比,企业更倾向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长期处于低端。如果说在经济快速扩张时期,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尚能奏效的话,那么在经济转型时期,这种模式所面临的弊端则会越来越突出,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颓势,甚至陷入“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潮流,制造业回流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发展所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也逐渐丧失,不少低端制造业已经逐渐被转移到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寄希望于通过经济转型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一条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道路。此外,由于核心技术缺乏,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承担着极大的经济风险,“中兴芯片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目标可期的时间节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从阶段上看,可以划分为三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实现工业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将步入高收入国家门槛,人均收入水平应该能够达到1万美元;虽然我国GDP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明显放缓,逐渐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但是GDP总量仍将达到15万亿美元,人均GDP水平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于1万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我国人均收入将会达到美国的27%~30%。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而且也将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按照这一发展规律,我国将完全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尤其是人均GDP水平也将实现大幅度提升,届时将达到美国人均GDP水平的50%。到2050年,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届时,我国将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位居大中型国家20强,GDP总量将是美国的2倍之多,人均GDP水平将达到美国的70%以上。除此之外,到2050年,我国社会的文明、民主与法治化水平也将实现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醒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一定要有艰苦付出的思想准备。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2/14 9:37:39

上一篇: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及展望
下一篇:“教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