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qianweizzs@163.com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前卫》杂志社

网址: 《前卫》杂志社

民办高校如何实现“非营利性”

时间:2019/8/19 14:46:27  点击:582


       

内容摘要:“出资人控制”的模式强化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色彩,为民办高校的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提供了组织条件。

关键词:民办高校;非营利性;非公平关联方交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鞠光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春雩,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关键词:民办高校;非营利性;非公平关联方交易

  内容提要:“出资人控制”的模式强化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色彩,为民办高校的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提供了组织条件。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是民办高校转移利润的重要手段,损害了国家公共利益、学校利益和学生利益。防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非公平关联方交易的主要举措有:完善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建立防止非公平交易的程序和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创新办学模式,建立监管体系等。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项目“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和应急处置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

 

  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外,民办学校将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分类管理的背景下,以合理回报为主要目的的办学模式正在向分类管理下以非营利为主的营利和非营利并举的办学模式转变,非营利性将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选择。如何保证非营利民办高校“非营利性”的实现,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将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现实中将有不少民办高校出于各种动机选择非营利性学校办学模式,但我国民办高校的基本办学属性是投资办学,并不是所有选择非营利性学校办学模式的民办高校都不存在“营利”动机,因而加强监管、确保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非营利性”十分必要,而确保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实现“非营利性”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止非公平关联方交易。

  一、以“合理回报”为特征的民办高校非公平关联方交易问题

  对合理回报的官方界定是让水平高、质量好的出资人得到鼓励,让唯利是图的出资人受到惩戒,但这并不能掩盖实际办学中“办学结余”就是办学利润、“合理回报”就是收益索取权的法律事实。[1]“合理回报”模糊了非营利的概念,在操作中显得既不合理也不合法,[2]因为通常而言,受到法律保护的回报都是“合理”回报;并且由于“合理回报”的提取基数、比例不明晰,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了实际办学中,民办高校举办人大量营利,这已不再是秘密。

本文发表于前卫

。[3]

  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发现,在校生规模超过一万人的民办高校,便可以有50%的结余。[4]这些年随着办学资金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民办高校的结余越来越多。2017年12月华立大学集团上市,根据其披露的上市资料,该学校每年营收额为5.4亿元,净利润约2.3亿元,毛利率约50%,引起一片哗然,其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20万元、120万元及780万元。“合理回报”的模糊规定实际上给了学校举办人变相营利的窗口,让涉足民办高等教育的举办人借此机会大量获利,部分学校沦为营利的机器。

  1.以学生规模支撑学校的经费运转。民办学校的学生规模与办学资源密切相关,只有在获得足够办学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营利和办学质量提升等问题才成为可能,[5]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扩张才能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最有效方式。[6]由于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上缴的学费,充足的生源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更是可以给举办人带来丰富的利润回报。

  2.以市场化运营方式支撑的学校长期发展。步入长期稳定发展轨道的民办高校选择利用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学校,即“生存下来就开始赚钱”。学校开源节流,严守学校经费来源,控制学校的成本支出,以保证办学收益最大化。最具代表性的做法就是学校后勤的伪社会化、教育教学环节的成本控制以及通过各类非教学环节获得收益。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9/8/19 14: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