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出版:《前卫》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8/G0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qianweizzs@163.com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代际学习在改善代际关系、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全球各领域研究者正对其展开广泛研究。
关键词:代际学习;研究进展;动向;内容分析法;互联网+;信息技术;游戏化
作者简介:
原题:代际学习的国际研究进展与动向
作者简介:刘奉越,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河北 保定 071002;陈醒,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天津 300350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代际学习在改善代际关系、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全球各领域研究者正对其展开广泛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作研究历程、文献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动向四个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代际学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研究在代际学习的基本理论、适用范围、资源建设和实践效果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动向体现在合作研究态势渐趋明显、辅助技术研发不断涌现、效果评价研究逐步兴起等方面。基于上述分析来对中国的代际学习研究现状进行审视,未来应强化环境支持、智能化技术开发和效果保持等,这对推进代际学习的系统化、本土化研究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代际学习 研究进展 动向 内容分析法 互联网+ 信息技术 游戏化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城市融入的新生代农民工转化学习研究”(编号:2015M57127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8)03-0094-11
一、引言
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理念的引领,完善教育生态、建立各行各业人才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代际学习(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IGL)作为一种融合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新型学习方式[2],在缓解人口老龄化、改善代际关系和促进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与作用。国外高度重视对代际学习问题的探讨,相关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将其界定为“发生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学习过程和体验”[3]。近年来,随着实践项目的开展和研究程度的加深,代际学习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研究范
本文发表于前卫围逐渐向多学科领域拓展,其内涵与模式也得以不断深化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经历人口年龄结构持续而深刻的变化,预计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将处于深度老龄化状态,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且老年劳动力比重将大幅度提升”[4]。与此同时,伴随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对人们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引发的代际隔阂与鸿沟日益加剧[5]。因此,加强代际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代际沟通与交流,缓解人口老龄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冲突与挑战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内有关代际学习的研究日渐兴起,如林娜认为,代际学习理念的推广促进了博物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并重点探讨了代际学习在家庭关系中的实施与开展[6];史昱天等认为,传统代际学习模式以线下交流为主,随着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发展,代际学习逐渐向基于技术驱动的信息科学领域扩展延伸,并提出基于ICT技术的代际学习内容与具体模式[7];徐孝娟等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境外代际学习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代际学习内涵和模式的嬗变[8];崔一先认为,老年福利院是促进代际交流的重要场所,指出“老年福利院应强化社会连带意识,成为促进世代间沟通与协作的中心”[9]。
虽然国内代际学习研究业已开展,但是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深入和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究。在此,我们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代际学习的国际研究情况,有助于整体、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相关进展与动向,进一步提高国内对于代际学习研究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促进研究广度的延伸与研究深度的拓展,为切实增强国内代际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外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显性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Bernard Berelson,1952)[10]。它介于定量与定性研究之间,主要以各种文献为分析对象,旨在对研究问题的本质性事实和发展趋势进行清晰地挖掘、梳理、把握和预测[11]。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逐渐成熟,从而为充分利用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内容分析的自动化奠定了技术条件,并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遵循的研究步骤如下:其一,提出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其二,界定目标总体的范围并进行筛选,梳理样本,收集数据;其三,定义研究的分析类目与分析单元;其四,制订编码计划,选择编码方法,进行预编码;其五,检验编码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其六,分析统计数据并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收录多种世界高影响力学术期刊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美国EBSCO公司与南京大学数图实验室合作的本地化产品EBSCO Discovery Service(以下简称EDS)资源发现系统(Find+版本)为数据源;以“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代际学习)”“Intergenerational Practice(代际实践)”为关键词,检索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告等类型的文献资源,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月30日。在对文献进行相关性处理之后,最终确定272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由: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卫杂志社编辑部
2018/12/30 10:32:44